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

24日

特色條目

Seth Green Comic-Con 2011.jpg
深喉》是美國科幻電視劇《X檔案》第一季的第二集,於1993年9月17日通過福克斯電視網在美國首播。節目由劇集主創克里斯·卡特編劇,丹尼爾·沙克海姆執導,劇情介紹的多項要素之後成為電視劇中層層謎團的重要組成部分。聯邦調查局特工福克斯·穆德和丹娜·斯嘉麗受命調查人稱「X檔案」的懸案,這些案件大多同超自然現象有關。穆德相信有超自然現象存在,但斯嘉麗對此抱懷疑態度,希望能證明實情並非如此。兩人在本集調查美國空軍內部可能存在的陰謀事件,穆德遇到的神秘線人警告他不要再追查,但穆德還是決定繼續,最終他對外星生命真相的了解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,但卻同之前一樣剛剛取得進展就被迫退出。傑里·哈德因飾演的深喉一角在本集首次亮相,他是穆德在第一季中的重要線人。人物的創作靈感源自水門事件中的深喉,用來縮小節目主人翁和所調查共謀人士之間的差距。節目劇情關注幽浮學的共同要素,故事背景設定讓人想起51區內利斯空軍基地。卡特認為,考慮到當時的技術條件限制,劇中部分特效鏡頭還算不錯,但他也覺得其中帶有強烈閃光的不明飛行物特效鏡頭效果很不理想。《深喉》在美國首播期間約有690萬戶家庭收看,觀眾人數約為1110萬,節目獲得評論界好評。

優良條目




Faith Leech 1956.jpg
費斯·伊馮娜·利奇是澳大利亞女子自由式運動員,曾在墨爾本舉辦的1956年奧運會上贏得4×100米自由式接力賽金牌和100米自由式銅牌。利奇身材高挑而苗條,以游泳動作優雅聞名。她在嬰兒期飽受腸胃功能失調的困擾,所以童年時就開始游泳鍛鍊體力。她連續打破多項少兒組游泳紀錄,知名度迅速提升。1955年,年僅13歲的利奇在110碼自由式項目奪冠,成為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年輕的全國游泳冠軍。同年她還兩次打破100碼自由式的國內紀錄,成為1956年奧運會選拔賽的種子選手。利奇此時受到疾病困擾,未能參與1956年的全國游泳錦標賽,但她及時復原,順利取得100米自由式個人賽和接力賽的入場券。奧運會在墨爾本拉開帷幕後,利奇總體表現穩定,先在個人賽後半截發力衝刺取得銅牌,確保澳大利亞隊包攬該項目全部獎牌,然後又在接力賽第二個下水,幫助澳大利亞隊奪冠並刷新世界紀錄。墨爾本奧運會結束後,年僅15歲的利奇決定退役,據她本人所述,如此年輕就選擇退役主要是因為難以忍受比賽引起的焦慮。


每日圖片

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

深度撞擊號

深度撞擊號英語:Deep Impact)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彗星探測器,設計用於研究坦普爾1號彗星核心的成分。探測器於2005年1月12日成功發射,同年7月3日釋放撞擊器,並於2005年7月4日05時44分(UTC時間)成功撞擊坦普爾1號彗星彗核,地球在8分鐘後接收到撞擊事件的發生。
此前針對彗星的太空任務,如喬托號星塵號都是飛掠任務,僅僅進行拍攝和遠距離彗核探測。深度撞擊號是第一個激起彗星表面的物質的探測任務。任務引發了公眾媒體、科學家和業餘天文愛好者的廣泛關注。在主要探測任務結束後,深度撞擊號被EPOXI任務用於研究地外行星和哈特雷2號彗星[3]
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9月20日宣布深度撞擊號因軟體故障,未能控制太陽能板正對太陽,搭載的電池消耗殆盡,寒冷的氣溫破壞機載設備,基本上凍結它的電池和推進系統。在失去聯絡一個月後,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唯有將彗星研究任務結束。

目錄

 

深度撞擊號
Deep Impact.jpg
深度撞擊號撞擊器分離的一刻(藝術想像圖)
所屬組織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 / 噴氣推進實驗室
主製造商鮑爾航天公司噴氣推進實驗室
任務類型飛越探測器 / 撞擊器
掠過對象坦普爾一號彗星哈特雷二號彗星
發射時間2005-01-12 18:47:08.574 UTC
(11年零8個月之前) [1][2]
發射手段Delta II-7925
發射地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
17號航天發射複合體
任務時長後續任務進行中 (EPOXI)
預定任務完成(11年零1個月零21日之前)
 坦普爾1號彗星9P/Tempel)飛越
 (2005-07-04完成)

 哈特雷二號彗星103P/Hartley)飛越
 (2010-11-25完成)
COSPAR ID2005-001A
官方網站Deep Impact at JPL
質量650千克 飛越探測器
370千克 撞擊器
功耗620 W (太陽能陣列 / 鎳氫電池
看更多>>

每日圖片

圖為德國柏林米特區倍倍爾廣場上的舊圖書館,原為普魯士皇家圖書館,這棟巴洛克建築建於1775至1780年。

優良條目-東方影業

東方影業是一家位於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(今印度尼西亞雅加達)的電影製作公司,由華裔商人曹星漢在1940年創辦,在1941年解散之前曾製作4部黑白電影。該公司製作的所有電影都放映到了1950年代,不過現在可能都已經散佚。該公司的電影都由楊章生蘇丹·烏斯曼·卡林執導,並為達莉亞蘇莉普等演員的演藝生涯拉開序幕。東方影業在東印度群島電影業復甦期間成立,並於1940年7月發行第一部電影《馬塔蘭的短劍》。這部電影由楊章生的妻子楊菲菲主演,賣點是她身為舞台劇演員的名氣。之後該公司又發行了另外3部電影,這些電影的目標觀眾都是低下階層,而且還配有大量格朗章歌曲;楊章生也在這些電影中使用顏色鮮豔而奢華的服裝,表現出他對能夠引起騷動的東西的喜好。該公司最後一部作品是1941年的《血的呼喚》,該片在楊章生、楊菲菲離職之後完成製作。東方影業最後因為未能收回租借片場所需的成本而結業。


Oriental Film Company logo (1941).png

熱帶風暴辛迪

熱帶風暴辛迪是一場強度較弱但卻異常潮濕的北大西洋熱帶氣旋,於1993年8月在馬提尼克大片地區引發了災難性的洪災和泥石流。辛迪於8月14日在馬提尼克以東海域形成,成為1993年大西洋颶風季期間第3個獲得命名的風暴。由於外界大氣環境不利,系統在穿越東北加勒比海期間的組織結構一直很混亂。達到每小時75公里的最大持續風速後,風暴開始因與伊斯帕尼奧拉島高原地區的相互作用而減弱。8月16日,氣旋以熱帶低氣壓強度從多米尼加登陸,次日便在當地上空消散。雖然辛迪的雲層結構較為混亂,但卻給東北加勒比海許多地區帶去了瓢潑大雨。馬提尼克島在24小時裡的降雨量就高達305毫米,許多北方鄉村和公社受到影響。勒普雷舍因大範圍的土石流而變得滿目瘡痍,許多建築被整幢沖走,經濟損失達到270萬美元。島上共有兩人喪生,數百人流離失所。途經伊斯帕尼奧拉島期間,辛迪給維京群島波多黎各帶去了大浪和中等程度降水。多明尼加共和國有兩人因傾盆大雨引發的洪水遇難,不過準確的損失數額仍不得而知。>> 閱讀全文



TS Cindy (1993).JPG

梅姬颱風

「梅姬颱風」的圖片搜尋結果梅姬颱風變胖 全台16縣市列陸上警戒範圍 | 華視新聞
2016年09月26日14時
      中心位置 北緯21.4度 東經126.2度
      過去移動方向   西北西
      過去移動時速   23 公里
      中心氣壓   950 百帕
      近中心最大風速 43 公尺/秒
      瞬間之最大陣風 53 公尺/秒
      七級風半徑250公里 十級風半徑100公里

今年的第17號颱風梅姬,目前的強度是中度颱風,過去3個小時,它的7級暴風圈半徑擴大至250公里,下午2點半的位置在花蓮東南東方約550公里的海面上,以每小時22公里的速度往西北西方向前進,而中央氣象局下午提供風力、總雨量預測,發現宜花東三縣市的陣風都有達到7-8轉9-10級,根據《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》,這3縣市已達停止上班課標準。
最新動態